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信息公开 > 企业动态
同仁堂科技公司秦永平入选“丰台好人”
发稿时间:2025-05-06 15:23:24

五月的勋章,盛放的鲜花,致敬拼搏奋斗的最美劳动者。近日,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同仁堂科技公司”)秦永平入选“丰台好人”月度榜单。

秦永平,现任同仁堂科技公司沙河库质量办公室主任,在原料药材质量检验及养护工作一线深耕30余年,始终坚持“药材鉴别容不得半分沙子”的严谨,守护着同仁堂原料药材质量第一关。

用“敬业”铺就底色。秦永平工作的沙河库,是同仁堂药品生产的最前端环节,承担着企业原料药材出入、保管、验收、养护等工作重任。中药原料药分植物药、动物药和矿物药等,仅植物药一类就超过万种,数量之庞杂可见一斑。再加上诸如毛条、光条、皮草、地丁儿、元胡、故子、黑丑、二丑、草果、肉果、大芸等行内外号,别说鉴别真伪了,光记住就得下一番功夫。秦永平干一行爱一行,在长期的原料药材验收一线,从认杂药开始,白天扎进货垛认药,晚上钻研书本恶补,硬是把浩繁的药材知识塞进了脑袋里,考取了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证书、中药炮制与配制工高级工技能等级等一系列专业认证。

“遵肘后,辨地产”,为守护好同仁堂原料药材质量关,秦永平牢记正品特征,在无数次反复揣摩中识别真伪区别点,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鉴别技巧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秦永平对待工作精益求精,针对“个别中药材品种来货时间含水量在合理范围内,但验收入库时出现变质发霉”的现象,他反复开展试验,重新修订水分标准,确保了在库中药材质量。凭着较真的性格和严格的把关,秦永平2016年被评为质量一线劳模,连续6年被聘为同仁堂首席职工,2021年更是被评为同仁堂科技公司首席技师。

用“精业”擦亮主色。2016年,秦永平拜师同仁堂中药材鉴定专家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赵小刚,学习中药材原料鉴定和细料鉴定。2017年,麦冬出现多批次薄层不合格问题,对传统鉴定手法提出挑战。秦永平通过显微鉴别配合0.8cm过筛的方法,有效解决了到库麦冬混有杂质、瘦小干瘪以及非要用部位等问题,确保了中药材的同仁堂标准。

在5年的跟师学习中,秦永平匠心独运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,运用“眼看、手摸、口尝、鼻闻”四大传统鉴别技法,结合显微鉴定和理化检测等现代技术手段,提升鉴别精确度;创立“一货三验”验收标准,有效解决了冬虫夏草、牛黄等名贵药材的鉴定难题。

用“勤业”彰显本色。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原料药材,鉴别检验合格后入库检斤,并做好一系列在库保管工作,秦永平30年如一日,以勤劳、勤勉、勤恳,在平凡的岗位干出精彩。在秦永平的心中,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不是口号和概念,而是必须落实在工作中红线和铁律。在验货实践中,薄荷经常掺杂留兰香,为了保证药材品质,他宁可双手被捆扎药包的铁丝划得伤痕累累,仍然坚持细查细看,不错漏一株一苗。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,为企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质量防线,累计检测中药材超过3万批次,拦截上千批次伪劣药材,为企业避免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。

用“授业”传承特色。坚持选用“道地、纯洁、上等”的原料药材,同仁堂的制药特色首一条就是“选料上乘”。2022年,同仁堂科技公司成立了“秦永平中药材质量检验首席技师工作室”。为推动传统鉴别技艺有序传承,延续同仁堂匠心,他创新带徒方式,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物辨识+实践带教”三维培养模式,精心培育了3名技术骨干,将同仁堂众多动物、矿物、植物类贵细药材品种鉴别要点传承给年轻一代。

徒弟们在他的带领下,成长也很快,其中姚蕊参与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大赛荣获化工赛道三等奖、王加雪参与第三届全国中药传统名堂大赛荣获同仁堂赛区三等奖。2023年,秦永平带领徒弟们建立中药材标本室,通过不断完善,现陈列中药材标本约500余种,共计31组展示柜。标本室的建立成功解决了工作中无实物教学问题,在中药材真伪优劣的鉴定和研究中提供了最直观的质量标准,教学成果显著,有效推动中药材传统鉴别技艺的传承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