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2日至14日,同仁堂集团举办第三届中医大会,成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。在此次展会上,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同仁堂科技公司”)携旗下众多经典产品与创新成果重磅亮相。从覆盖全生命周期的“六维产品矩阵”到“非遗”炮制技艺,再到一系列基于实验室数据的硬核科研成果,公司全方位展示了其秉承“遵古不泥古,创新不离宗”的理念,持续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与担当。
产品矩阵全维亮相 经典名方守护健康
同仁堂因药立,以药兴。自同仁堂创立以来,在诸多病案的用药记录中,总少不了同仁堂产品的身影,精湛的医术与质量过硬的产品,构成了中医药护卫百姓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“CP”组合。
在此次中医大会上,科技公司携带西黄丸、京制牛黄解毒片、六味地黄丸、生脉饮、壮腰健肾丸、养血荣筋丸、感冒清热颗粒、儿药系列等二十余个大品种亮相,覆盖了抗癌、补益、肾病、清热解毒等门类,其中不少还是家庭药箱中常备产品。
丰富的产品门类吸引了不少医生与研究者驻足参观,一名社区卫生站的大夫说道:“很多人得了风寒感冒,到我这里开药,点名就要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,冲上一包趁热喝下去,症状就能缓解不少。”
目前,科技公司围绕旗下两百多个中成药产品,构建“大品种、中线品种、御药品种、国药精品、阿胶系列、儿药系列”六维产品矩阵,“针对症候与使用场景,适配不同产品,让企业品种都能找到服务消费者的‘赛道’。”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除了中成药品种,科技公司带来的品类繁多的大健康产品也让这些见惯了“大场面”的专业观众眼前一亮。基于同仁堂阿胶开发的阿胶蜜枣、阿胶山楂;提取草本精华制成的面贴膜、人参维E乳;让人健康减重的同仁清脂茶;适宜上班族紧张劳作后舒缓神经的苏合悦馨香珠手串、香牌,都让参观者见证了同仁堂守正创新的积极实践。
非遗技艺匠心独运 炮制技法引关注
“古方无不效之理,因修合未工,品味不正,故不能应症耳”。除了中成药的展示,大会设置的“非遗”展区前,同仁堂精湛的炮制技艺不仅吸引了不少“中医粉”,更是让很多原来门外汉“路转粉”。
所谓炮制,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,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增效、改变药性,从而更精准地适应治疗需求,而这也正是中医辨证施治、精准用药的体现。“同仁堂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,坚持传统技艺真实性、完整性和核心技艺的保护传承,使得传统产品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。”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用于同仁堂百合更年安颗粒中阿胶珠,必须要将阿胶丁放入蛤粉中烫制,这样阿胶不仅方便人体吸收,还能降低药材中的燥性;用于同仁堂加味逍遥丸中的白术,必须用麦麸翻炒,吸收、减少其中的挥发性物质,增强产品补益功能。
科研创新驱动发展 科研数据强化赋能
当中医药行业面临科学化、标准化转型的考卷,科技公司也同样以扎实举措交出硬核答卷。
在此次中医大会的中药基础研究专题论坛上,科技公司还发布了关于附子理中丸、京制牛黄解毒片、益肝膏、舒肝和胃丸、太子保心口服液、养阴清肺膏等大品种基于实验室的一手扎实数据,让消费者与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功效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。
近年来,同仁堂科技公司着力科研创新,不仅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国家药典标准课题研究,还同步推动1.1类新药——芪参颗粒创新药完成Ⅱ期临床用药生产。
与此同时,经典名方也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,同仁堂科技开展了冠心苏合丸、金匮肾气丸等多品种临床、安全性、药效学及物质基础研究。目前,“永盛合阿胶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”“安神健脑液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”等多项品种培育研究工作已经完成,为中药品种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。